首页 > 致富案例

广西钦州龙门港镇:虾哥生财

时间:2012-07-23

  这200亩滩涂至少能插20万根水泥柱,这等于每年把200万元装进了口袋。1993年,郑宏明投资20多万,把水泥立柱插满了这片滩涂。然而,到了年底,郑宏明发现,事实与他所期望的竟然是天差地别。

  郑宏明:投入这么多钱下去,花了这么多功夫,那时候都想可能也有很多的收入,但是到最后还是收入很不理想,有时候亏本。

  郑宏明:有亏本的时候讲一句不好听的就是种下龙种,收入跳蚤这么小的东西。

  一连几年,郑宏明都没赚到钱,有时候甚至亏本,这让他越发想不通,明明有市场有需求,也养出了生蚝,可为什么还赚不到钱呢?这还不算,当郑宏明把加工出来的蚝干运到广东销售时,客商竟然嫌郑宏明的蚝干腥味重泥沙也多。客商的反应彻底激怒了郑宏明,他放出了一句狂言。

  郑宏明:我说很快的,不到一年你要到我们那里去买,不是在岸上买,还要到蚝排那里去买。

  按照郑宏明的意思,他就是要坐在家里轻轻松松地将蚝卖出去。郑宏明的这句狂言到底是一时的气话还是真能实现呢?从广东回来后,他一有空就开船出海观察他的养蚝场。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当时,龙门港镇都是用滩涂插养的方式来养蚝,受潮汐的影响太大,一天当中,水泥柱露出水面的时间很短,就算现在用来繁育蚝苗,也要抢在涨潮前完成。

  郑宏明:我想她帮我做多点工,但是潮水一涨的时候做也做不了。

  记者:没办法?

  郑宏明:是啊。

  记者:那你也得付给她一天工钱?

  郑宏明:做一个小时也一天工钱,做两个小时也是一天工钱。

  胡顺喜(渔民):我打湿脚就是做半个小时好,一个小时好,五个小时好,就是说潮水的问题,反正就80块。

  记者:那你今天脚已经打湿了?

  胡顺喜(渔民):打湿了,我已经80块捅到荷包里去了。

  潮水涨上来后,这些水泥柱都将淹没在3米深的海水以下。郑宏明开出一天的工钱,却只能做三分之一的活。人工成本高不说,更糟糕的是,郑宏明发现水泥柱密集的养殖方法还会影响到蚝的生长。

  郑宏明:有些是五世同堂。我找一根给你看。

  记者:五世同堂什么意思?

  郑宏明:一大一小参差不一,像这样这么大,还有一个夹在中间,这么小,长不大太小了。

  记者:这个就长不大了?

  郑宏明:比如说它是一起孵苗上去的,这个就变的很大,这个就没有生长的空间,压住它这里。

  记者:被挤死了是吧这个蚝?

  这种养蚝方式在钦州历史久远,从来没人能改变得了,郑宏明又有什么办法呢?然而,4年时间之后的1997年,郑宏明却找到了一种很简便的养殖方法,只需3分钟就能学会,却能将蚝的产量提高3到4倍,影响到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的养蚝业,甚至文莱和日本的专家都来向他求教。

  1997年,自从郑宏明找到了一种号称能改变钦州养蚝业的方法后,他经常到离家35公里外的建材市场买水泥。

  杨定新(水泥经销商):一天用了10几吨。我觉得很奇怪,用这么多水泥,做房地产的,用这么多水泥,我不知道他。

  蒋福初(渔民):我见他拉水泥,天天都是拉一车一车水泥回来,我跟他说虾哥你拉这水泥干什么?

  郑宏明的家里不建房子,却一车又一车将水泥拉回家,他的举动让周围的人看不懂了,面对大家的质疑,郑宏明再次口出狂言,宣称要做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郑宏明:划时代的,他不懂什么叫划时代,我说书上说的。

  1999年4月的一天,郑宏明在码头再次制造了轰动。这一天,郑宏明邀请了广东、香港的几个客商来龙门港做客,将自己养的蚝运到码头。

  蒋福初(渔民):把这个蚝搞成跟一个亮盘一样大,分不出来哪个大哪个小,都是一样的了。

  记者:轰动了?

  朋友:是啊,我们全部激动起来,老少全部说好啊,他们拍手起来了。

评论(条)
zhifujing.org  三农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