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案例

两当县:“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时间:2013-05-22

  说起袋料香菇的投入,石万杰指着早上他刚摘过香菇的两个棚说:“这两个棚是2007年搭的,到现在还好好的,除了第一年投入多,后面就越来越少了!把原料和人工算上,每个菌棒投3元钱,一个菌棒管理好的话,出菇在2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格还是能赚一些。”而他的装袋机、锅炉、烘干机、刺孔机这些装备全部加起来2万元左右,有些还是他自己仿制的。

  忙完手边的活,石万杰又来到另一个大棚,给发好菌丝的菌袋打孔放气。二十多米长的大棚里摆满了白色的菌袋。“我今年在准备阶段稍晚了一些,其他户里的菌袋都已经放完气上架了,我还得花些时间。”石万杰说道。

  在大棚整片白色的菌袋中,记者看到了一堆由塑料纸紧紧包着的青白相间的菌袋。“这些菌袋是出了绿酶的坏菌袋,这样包起来算是一种补救措施,一是防止绿酶传染,二是可以帮助菌丝把怕高温的绿酶吃掉,让菌袋出酶情况恢复好转。”石万杰说。

  挑出其中一个全身青黑色的菌袋,石万杰继续道:“这是最严重的,一般出不了菇。要是以往我们肯定会把它扔掉,可是现在不同了,只要把菌袋里面的拌料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来年以30%的比例加入到新拌料里就可以继续用,没什么不良影响,再不行的还可以作为肥料。”

  “今年的菌袋成活率更是高达98%以上。”据他估计,5万菌袋里面出了绿酶的可能就是200袋左右,而且还有一些是可以补救的。

  五年来都没有赔钱

  如果说,中山村人心里有个袋料香菇财富排行榜的话,那么石万杰绝对是首富。

  “本来刚开始没打算长久弄的,只是尝试,没想到这几年一直在赚钱。”石万杰说,第一年的时候他种了1万袋,第二年也是。2010年稍微扩大了些规模,装了2.4万袋,结果由于真菌不好,只成活了1.2万袋,没有成活的,就当做肥料给地施肥了。就是这样,除去成本他也挣了2万多元。

  走了泰山好几处,发现有好多菇棚已经没有出香菇了,只有石万杰那里自信地说可以出第六茬,而且价钱也比其他人卖的高,说起这点,石万杰带着几分得意。一个是他管理的好,另一个是他有固定的销路,还有就是“要把产业搞大,就得分等级。而且我的里面有一部分是花菇,最好的时候一朵花菇要卖到2元钱。”

  “这几年都有补助政策,还有贴息贷款,尤其是今年,五万袋以上,政府每袋补助1元钱,就现在香菇的价格,随便挣。”

  签约公司,他有喜也有忧

  今年,石万杰与两当的招商企业陕西省宁陕县黄波菌业有限公司也签订了协议。令他喜的是,他将袋料香菇规模一下扩大5万袋,他算了这样一笔账,参加公司后,公司投入成本的1/4。规模在5万袋以上,政府每袋补助1元,这样下来,他真正每袋投入1元左右,他的投入就大大减少。而且公司有保底收购价,负责销售,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比起其他农户,我签约公司在销售上还是有点吃亏,我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石万杰说,他还记得刚开始跑销路时的那份艰辛,几年了,要丢下的话有些不舍。“不过要想进大超市,卖好价钱,还得进公司,在凤县我就知道有几家大超市,香菇的价钱很好,但是我们自己就进不去。”

  “市场变化大!”石万杰感叹道,两当市场小,现在发展的规越来越大,产品一多,价格难免会受到影响,要是公司的收购价比小贩的低怎么办?要是公司办一段时间走了怎么办?

  有打算,但还是要稳着点

  “想不想再扩大点规模?”记者问。

  “再扩大规模,我的人工不够,照顾不过来。我听说有机器,能把废了的菌棒加工成碳,有这个想法,就是机器太贵了!再说我的菌棒只有五万个,不划算。”说起这些,石万杰还是有自己的思路,

  他说,父母在山上的老房子旁盖牛圈,原来就有六头牛,今年再多养一点;又投了10万元,和姐夫合作在其他地方弄了个养牛场;已经挂果的500棵核桃树,去年也收入了2万多元,今年要好好管;地里种的猪苓也快该挖了。

  “要把铺开的这些一个一个弄好,还需一步一步稳着点来。”石万杰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更是信心十足。

 

张在成的香菇发展梦

张在成把采摘来的香菇分类晒干。

  连续的降雨之后难得出现了个好天气,张在成和妻子吴菊兰不禁松了口气,“因为香菇大棚搭建的有点平了,老害怕塑料纸负荷不了水的重量漏进去。”张在成说。

评论(条)
zhifujing.org  三农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