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网 > 创业故事

毕业季,谁来为大学生创业买单?

时间:2014-06-20

又到了高校毕业季,据说今年“毕业人数历年来最多”。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以至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内容包括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

虽然选择雇佣自己,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种种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放缓和大企业裁员带来的就业难度增加,让创业变成了一个吸引眼球的话题。对那些有勇气迈出创业第一步的年轻人来说,有许多组织可以提供建议、支持、指导和鼓励。从政府到企业,各种加速器和孵化器正迅速涌现。
 

毕业季,谁来为大学生创业买单?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内的机构正在起草“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该机构将为其主办的“蓝桥杯”第一名获奖团队提供5万元创业基金,同时帮助获奖团队引入真正的投资人。

作为一个长期的激励计划,赛事的组织者希望让天资聪颖的毕业生能够通过系统的比赛和培训,成立一家初创企业。过去五年每年都有风险投资基金及知名IT企业从获奖学生和团队中筛选优秀项目进行扶持。

与项目合作的部分企业不仅招收毕业生,也邀请年轻毕业生提交软件创业设计思路,组织专家予以评选和指导,对于优秀的作品提供孵化的机会和资金。

一方面,政府、企业、高校从不同维度高调建设创业环境。另一方面,相比全球市场,中国的产业链成本结构更低,很多创业公司在盈利的时候就开始有净利润。一些在美国无法被投资人看好的创新有机会被推动。尤其金融、零售、通讯、影视、教育、医疗等行业,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带来历史性的机遇。

一切至少看上去挺美。但创业毕竟不是请客吃饭。

现实中,许多聪颖过人且志向远大的年轻人不会选择自己创业。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和创新活动减少。与之相伴的是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缩减。在此之前,根据刚刚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699万。而招聘岗位仅为2012年的80%左右。

问题来了,对于投入和最终的回报如何制定合理预期?现实的创业土壤已经能嫁接每个人的创业梦想么?

我们看到互联网革新正改变人们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许多行业的陈年老规矩。随着“4G牌照的发放,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品、应用和服务的延伸,技术正帮助营造公平的竞赛场,大型和传统企业不再拥有压倒性优势。一些行业尤其是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新型企业将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因为尽管大公司仍是主宰,但永远有新的需求涌现,社会需要更多成功的新企业来挑战从银行业到电力的各个行业中的老牌企业,无论这家新企业是一家社会企业、一家从困境走出的企业,还是一家急需引入最优秀人力资本的现有小企业。小公司同样有机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

调查显示,毕业后或毕业数年后创业的资金来源,63%来自朋友之间的借贷,18%来自银行贷款,14%来自父母投资。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排在第一位的是“经验阅历不足”占55%;其次是“社会关系不足”。

对于多数中国的年轻人来说,努力拼搏学业,在北大或地方名牌大学争取一席之地,毕业后进入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历经多年攀登后出人头地赢得尊重,被视为立业的理想“模板”。太多最优秀的年轻人因此忽视其他一些令人兴奋的行业所能提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创业机会。

创业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仍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和成本。对于创业的年轻人来说,经验和投资都非常稀缺,以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例,应用平台的搭建、产品的成熟度、用户人数和团队表现如果有一项不充分,项目就有可能宣告失败。

未来会有更大比例的毕业生运用他们的创造力,选择那条更辛苦但也更吸引人的人生道路——既包括创建并经营一家新的营利型企业,也包括创造不同的价值。相比各种优惠政策,毕业生需要比拼的是能力、是技巧,是面临决策权衡取舍的魄力,建立改进企业管理的能力等等。政策的扶持只是艰难的第一步。

评论(条)
zhifujing.org  三农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