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好项目 > 种植项目

杏鲍菇的产业之路

时间:2011-02-16

 

  胶东在线网2月10日讯: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七,大多数人还在走亲访友,烟台栖霞市农机办技术人员就来到蛇窝泊镇文石村林伟的杏鲍菇生产基地里查看杏鲍菇长势。2号菌种室的育菌架上,一株株杏鲍菇已经顶破外层的塑料薄膜,长势良好。林伟高兴地拿起一株指给技术人员看:“头茬早已卖光了,一斤7块多。二茬长得也是相当好,效益真是没说的!”

  2009年5月,从事化肥经营10几年的林伟兴起了自己办厂产化肥的念头。在参观学习化肥生产的过程中,他发现化肥的原料杏鲍菇生产起来成本更低,效益更好,于是又转念想进行杏鲍菇生产。但是对于杏鲍菇的培育,不仅林伟是个门外汉,就连栖霞市里的农业专家也不懂这门技术,这个想法只好暂且搁置。有一天,林伟突然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中看到了关于杏鲍菇的科教节目,他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农业频道的热线电话,又在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联系上了全国培育杏鲍菇水平最高的辽宁农科院。在与农科院教授的交谈中,林伟得知,杏鲍菇生产在胶东半岛尚属空白,全省也只有菏泽有少量的生产,市场非常广大,而杏鲍菇的生产原料玉米秸秆和苹果枝条在栖霞市又非常普遍,因而非常适合大规模开展生产。

  了解情况后的林伟兴奋不已,他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着手厂房建设。杏鲍菇适宜在13℃左右的环境下生长,正常只能生产春秋两季,为了扩大产量,林伟又在栖霞市农机办的帮助下以补贴价格购置了16台温控设备,并在每一个库房里配置了通风设备和加湿器。设备解决了,没有技术人员,工厂照样没法运行。林伟大胆地向辽宁农科院的教授提出这个问题,高薪聘请了该院研究生刘少华前来指导菌种培育,并专门设立菌种实验室。在刘少华的培育下,基地里的菌种污染率达到了5%,即100个菌棒有95个可以长出优质的杏鲍菇。把冒出芽儿来的杏鲍菇放进库房里,30天之后即可上市。

  设备和技术人员都到位了,林伟马不停蹄地注册了“海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张营业。公司现有库房14个,厂房加设备,前期投入已近400 万,他还打算再投100万在厂房西边增加6个库,按照一天半一个库房的投放和采摘速度,20个库房一个月正好可以轮一遍,企业可以实现常年运行。林伟的 “大手笔”吓住了村里很多人,大家都替他捏一把汗,他却毫不担心。林伟算了一笔账,按现有的生产技术,公司每天可以加工5000棒共2000斤杏鲍菇,照目前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一斤杏鲍菇最少可以卖7元钱,一年下来收入可达五六百万,纯收入在200万左右,不几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上一页1/2下一页
评论(条)
zhifujing.org  三农致富经